OCTYPE html> 【施政特写】运输工务领域全力推动建设宜居城市_起点新能源网

【施政特写】运输工务领域全力推动建设宜居城市

为提升澳门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地位和功能,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在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二五”规划的前提下,运输工务范畴的施政一直以服务市民、致力提供市民所需为指导方针,有序落实各项工作。一如既往在公共房屋、交通、环保、城市规划,以及公共建设作出最大努力。


(资料图片)

社会房屋恒常申请有序推进

社会房屋恒常申请实施两年多,至今已安排1,400多个合资格的家团上楼,平均轮候时间约一年。房屋局按序对社会房屋恒常申请家团展开审查及评分,截至2023年5月15日,完成资格审查并评分的获接纳社会房屋恒常性申请家团约3,800个,其中1,400多个家团经分配前重新审查符合资格,并已获安排单位作分配。

特区政府致力保障社屋单位的供应稳定及充足,例如在慕拉士及新城A区将陆续落成5,600多个社屋单位,连同每年退回经维修的社屋单位,可保障合资格家团在合理年期内获编配租住社屋。

为协助经济薄弱的社屋租户纾缓租金压力,特区政府于2023年延续社屋租户租金豁免措施。不超出收入上限的租户,可获豁免每月租金上限2,000澳门元,95%租户可获豁免缴交租金。措施有超过13,700户受惠,当中属独居长者及双老长者约有5,200户。

落实《澳门陆路整体交通运输规划(2021–2030)》

《澳门陆路整体交通运输规划(2021–2030)》是在《澳门城市总体规划》颁布后的第一个十年陆路交通规划。特区政府正透过落实轨道、步行及道路的三张网络建设,配合提质增效、科学控需、智慧发展及完善法律保障等策略及措施,以打造安全、绿色、高效、便捷和宜行的陆路交通运输系统,促进城市发展,支撑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 轨道网:有序推进轻轨“一站三线”的建设及优化其运营组织及安全监管工作。

● 步行网:在主要路段及路口建设立体步行设施,并与平面行人设施相互协调,构成完整步行网路。

● 道路网:配合城市总规“外环为纲、贯通主干道”的方向,落实骨架路网建设、节点优化、立体交通构建等计划。

规划骨架路网结构示意图

“驾照互认”生效 助澳人融入湾区发展

随着《内地与澳门关于互认换领机动车驾驶证的协议》于2023年5月16日正式生效,内地与澳门相互承认对方核发的有效驾驶证,一方准许持有对方驾驶证的人员直接驾车或者免试换领驾驶证。

措施可进一步便利澳门和内地居民驾车出行,尤其更好地促进澳门与内地交流发展。协议生效后,约20万持有效澳门驾驶执照而未拥有内地机动车驾驶证的澳门永久性居民可实时受惠,未来受惠人数也将持续增加。

为配合协议执行,交通事务局开通《内地与澳门驾照互认》专题网页,网页转载内地相关交通安全参考资讯,供澳门驾驶执照持有人认识内地守则,从而加强安全意识。而受惠于相关措施的内地来澳驾驶人士,也可透过专页内有关澳门交通法律及指引的连结,了解在澳驾驶时的应遵法律和注意事项。

《内地与澳门驾照互认》专页二维码

配合国家“双碳”目标 两项淘汰老旧车辆资助计划见成效

特区政府于2022年以先导计划方式推出第一阶段的《淘汰老旧摩托车并置换新电动摩托车资助计划》、《淘汰老旧柴油车资助计划》,鼓励车主淘汰较高污染的老旧柴油车,并推动有需要的摩托车车主置换新电动摩托车。

● 《淘汰老旧柴油车资助计划》共收到313宗申请个案,参与率约33%。

● 《淘汰老旧摩托车并置换新电动摩托车资助计划》共收到1,822宗申请,已接收1,706辆老旧摩托车,共1,474辆新电动摩托车完成登记。

透过资助计划,已成功淘汰一批较高污染的老旧摩托车或柴油车,除达致短期内改善空气质素之目的外,也提升电动摩托车的普及率。

经综合考虑成效和社会意见,特区政府自2023年6月起推出第二阶段《淘汰老旧摩托车并置换新电动摩托车资助计划》及《淘汰老旧柴油车资助计划》并扩大资助对象范围。预计将可进一步淘汰一批较高污染的老旧摩托车及柴油车,助力尽快实现“双碳”目标。

新闻资料及图片来源:

运输工务司司长办公室

标签:

慧能大师顿悟_心灵觉醒系列慧能大师禅心印 环球速看
<< 上一篇
最后一页
下一篇 >>
  • 精心推荐